淮安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成立于2012年6月,计划占地面积5000亩,已建成面积2000亩。经过11年的发展,园区已经形成了电子商务、快递快运、仓储供应链、数字经济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园区先后荣获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重点物流基地、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14项省级以上荣誉。2023年,园区更是被评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可见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持续提升。
从2023年1月至7月,园区已经实现了销售收入53.53亿元,同比增长了111.60%。同时,入库税收也达到了1.8亿元,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种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反映了淮安市在电商物流园建设上的成果。
近年来,园区围绕产业链集聚向生态链集聚,着力打造3.0版电商物流园。一是推动实体企业培育再上新台阶。推动企业梯次升级,扩大优质企业培育规模,积极延伸拓展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圈,着力提升产业质态,建成中通、圆通、申通、德邦、跨越等知名快递企业区域分拨中心,富春、利群、菜鸟、京东、松松供应链等企业建仓设仓,天马、盘古、威特、康尔馨等一批行业知名电商企业在园区集聚发展,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了电商、物流、仓储、分拣、快递、呼叫中心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
2022年园区快递年运转量达20亿件、15万吨,累计建成仓储面积约92万平方米,物流分拨中心辐射长江以北、安徽以东、山东以南等地区,无缝对接覆盖全国快递物流枢纽,实现“北有淮安,南有无锡”的定位转变。二是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速全面突破。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协同发展,重抓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域结算中心、行业交易平台等数字经济项目,园区新签约新业态平台项目12个,大力发展网络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直播、仓播等数字经济,打造园区标杆,示范引领带动直播经济全面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培植数字经济领域优势产业,提升园区信息化水平。
三是推动完善园区载体配套建设。围绕国家级物流园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园区整体功能片区等规划,全面提升园区功能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电商大厦功能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逐步健全完善商贸、住宿、停车等公共设施配套。同时,聚焦品牌形象,积极打造产业生态圈,围绕产业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研究等,积极构建电商物流产业学院,集聚行业协会,开展峰会论坛,全面提升淮安电商物流产业知名度和品牌力,同时,以海棠大道总部经济带、盘古跨境电商等为载体,拓展虚拟边界打造生态圈,全力构建开发区东北角智能装备产业园、西南电商物流园黄金对角线。
今年以来,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全力推动电商物流特色产业向数字经济和新业态转型升级,实现价值链、生态链深度融合,向国家级物流园和百亿产业目标迈进。
未来,淮安市将以打造3.0版电商物流园为契机,进一步构建更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圈。这一举措旨在促进电商、物流、供应链等多个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构建3.0版电商物流园,淮安市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这将有力推动园区内产业的协同发展,增强园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此外,淮安市还将加大对电商物流园的投资力度,继续完善各项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进驻园区。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结合,推动电商物流园向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总之,淮安市积极打造3.0版电商物流园,构建产业生态圈的举措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电商、物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这将为淮安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信息来源新华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